华岳学校通过日常心理监测发现,部分中高年级学生存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及学业压力等心理困扰,经初步评估后有74名学生存在“红色预警”高危群体的倾向。为确保干预的科学性,心理健康专委会组建资深团队,制定个性化访谈方案,通过“一对一”封闭式面谈,结合绘画分析、情境对话等技术,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成因。
“部分孩子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倾向,如睡眠障碍、社交回避或情绪爆发,通过倾听和认知引导,他们逐渐敞开心扉。”经过面谈,专家组发现多数“红色预警”的学生,其主要问题来源于家庭关系紧张、自我认同缺失等因素,随即通过共情、正向激励等方式帮助学生重构认知,并为校方提供后续跟踪建议及方法。
此次干预坚持“分级处理”原则:对情绪波动较大的学生,现场开展放松训练和情绪调节技巧指导;对需长期关注者,建议学校心理教师定期随访并建立家校联动机制。两天内,超30%学生预警等级降至“黄色”,其余高危学生也完成初步心理疏导,后续将由学校持续监测。
“我们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和儿童心理工作伦理。”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丽娜强调。访谈全程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进行,专家组仅向学校提交脱敏后的群体性分析报告,避免学生被标签化,同时针对危机个案提供了班主任沟通策略和家长教育指导。
华岳学校德育相关工作负责人对专家组的专业支持表示感谢:“此次干预不仅缓解了学生心理危机,更提升了教师识别预警信号的能力。”据悉,该校计划与心理健康专委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完善校园心理健康建设。
心理健康专委会表示,此次行动是落实“全省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实践,未来将持续下沉终端,为更多学校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