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2024年第二场心理学专家讲座成功举办。讲座的主题是《心理咨询伦理与实践》,由李时光老师主讲,40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参加。
李时光老师是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心理咨询伦理方向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与治疗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国际催眠协会认证催眠师、华人艺术治疗协会认证绘画分析师、华人艺术治疗协会沙盘治疗师、团体心理咨询中级咨询师、吉林卫视特邀心理专家,在心理咨询领域特别是心理咨询伦理方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杨玉成副会长发表讲话,阐述了咨询伦理对于咨询师的重要性,强调了举办本次专家讲座的重要意义,并对会员提出殷切期望。
接着杨玉成副会长代表学会为李时光老师颁发专家聘书,对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讲座中,李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理咨询伦理对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伦理的基本原则及在具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
通过李老师的讲解,与会咨询师进一步了解到心理咨询伦理不仅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也涵盖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能力、资格和行为,这些规范确保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具备的必要专业素养和技能,从而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心理咨询伦理对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自身都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它不仅能让来访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也为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提供法律上的保护,同时也可以维护心理咨询职业和行业的声誉和形象。
心理咨询伦理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增强来访者及社会大众对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信任。因为遵循专业伦理的心理咨询师能表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这必定会赢得来访者和社会大众对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信任和尊重,从而推动心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讲座也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提供了心理咨询伦理实践指导,如尊重来访者的隐私权、保密性和自我决定权等。这些指导原则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来访者的需求,提高咨询的效果和满意度。
在讲座中,李老师金句频出。比如:“咨询师的人格水平是来访者成长的天花板。”“咨询室是来访者成长的子宫,咨询师是羊水和脐带。”“咨询师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技术,而是保持职业热情。”
在答疑环节,与会咨询师争相提问。比如:“来访者跟咨询师说要换咨询师,如何回答?”“一些的老师建议我不要接异性来访者,您怎么看?”“潜意识能证伪吗?”“双胞胎成长环境一样,为什么一个有心理问题而另一个没有?”“如何阻断家族创伤代际传递?”等问题,李老师一一进行解答,咨询师们大为叹服。
有咨询师表示,李时光老师的讲座极具实操性和实用性,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具体工作提供作遵循和指导。有咨询师说,通过讲座,让我知道了心理咨询伦理的建立和实施让咨访双方都有了护身符,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双方的伤害,还有助于与来访者建立信任,促进良好的咨访关系。还有咨询师表示,以前在伦理设置方面模糊不清,通过老师的讲解这回弄清晰了,消除了执业中的担心和恐惧。
讲座结束,与会咨询师意犹未尽,反响强烈。纷纷表示,这场讲座太精彩了!作为会员能听到这样实用的讲座太幸福了!希望专委会能继续安排这样高水平的专家讲座。
心理健康专委会的活动,既有实操性极强的公益心理师培训,也有学术性很高的专家讲座,还有25个心理师实训基地精彩纷呈的沙龙。专委会将继续努力为行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