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4日,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省志联生命与安全工委会再次参加了由民盟吉林省委会联合吉林省监狱管理局、长春市司法局在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墙里墙外结对子,关爱帮扶从心开始”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结对帮扶和图书捐赠系列帮扶活动。民盟吉林省委会秘书长、二级巡视员刘丹,省监狱管理局教育处处长林仁东,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张超,盟省委社会服务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孙明越、三级调研员李喜昌,盟省委法制委主任、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副会长余晓竹,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嘉露等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民盟吉林省委会、长春市司法局向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捐赠价值近万元的图书馆用书架及图书1000余册;同时,举行了法律服务志愿者、心理咨询志愿者聘任仪式,其中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自力、副秘书长范芝澜被聘为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黄丝带帮教”公益心理咨询工作者;盟省委“黄丝带帮教”工作室组织多名人民调解法律专家、律师与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罪犯进行了公益性法律服务。盟员志愿者们与4名未成年罪犯结成“帮扶对子”,了解他们在改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受帮扶服刑未成年人代表朗诵了来自社会爱心人士的一封信,以此激励服刑未成年人积极改造。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嘉露以“洞见未来·未来可期”为主题对未成年罪犯开展公益团体心理辅导时,以“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一出自《左传》中的历史典故为引子,别具一格的通过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服刑未成年人传达一个核心信息:虽然一时的犯罪经历可能会在生命中留下痕迹,但这并不应成为自己放弃追求美好人生的理由。
据本次心理团建课件的研发人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吴自力介绍,生安学会在为“黄丝带帮教”活动服务过程中,要求心理团建内容的设计,尽量突破传统的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方式,创新采取温暖而富有力量的互动形式,在家国情怀与法律、积极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真实案例的分享,以真诚交流互动的方式引发深入的内心反思,引导服刑未成年人正视自己的过去,理解自己的心理,从而找到重获新生的自愈之路。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嘉露在团建结束的时刻,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即便此刻千疮百孔,也要让它向阳而生”这样“温和而坚定”的语言,逐步激发服刑未成年人的内心共鸣,让他们虽然身处高墙之中,仍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让生命开出花,哪怕生长在悬崖,也能听得见回答。作为“黄丝带帮教”活动的主要组织成员之一,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的团队成员们曾多次见证这样生命之花在接受帮扶之后的绽放过程。那些曾经因错误而迷失方向的少年犯,以及生活中遭遇不幸的人们,他们都在寻求重生的机会,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希望能通过更加深刻、个性化的帮扶形式,引导着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理解自己的错误,鼓励他们重塑积极的生活态度,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势,从而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目标。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嘉露介绍:“黄丝带帮教”活动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帮扶过程,更是一个心灵的沟通和交融。我们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与这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暖、包容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找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黄丝带帮教”活动小组成员,将继续深化心理帮扶工作,不断创新帮教形式和内容,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每一朵在阳光下努力绽放的生命之花都能成为这个世界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