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活动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学会活动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学会活动

2024务实开拓年,发展催生新机遇——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5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818

2024年3月1日,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文化教育科技基地隆重召开,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和详细部署。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会长王野川、常务副会长宋鑫磊,副会长金海峰、王嘉露、姜庆博、刘宇、马梦茹、张宏亮、杨玉成,吉林省生安文化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学满代表协作单位列席;出席会议的各分支机构负责人有: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埃米、医学健康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维、培训联合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耿巍、生命与安全教学指导中心主任窦唯嘉、国防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周广友、职业规划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于承洋、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理事长于洋、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邬丽红、学教教育专委会理事长王立秋、培训联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亮、儿童康复与特殊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赵丹,学会秘书处各副秘书长及全体督导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嘉露主持。

01
催生 · 新生

王野川会长“催生·新生”为开局主题,就学会及基地工作系统框架及2024主攻方向与大家进行了解读与探讨。野川会长首先回顾了他从1992年至今职业生涯演变的六个阶段,以及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从2016年至今,从无到有、有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每段过程都存在“生存遭遇困境,困境催生勇气,勇气承载使命,使命推转新生”的发展特征。

作为一个拥有惠及万众生命关怀责任担当的社会工作群体,在生存危机频繁造访的紧要关头,2024年务实开拓的一年,能再次催生并要直视面对“生存瓶颈如何突破”、“能催生怎么的发展机遇”两大课题,务实与创新将成为学会共同探索的方向。学会不仅要关注外部的宏观环境,更要深入挖掘自身的“造血功能”和“造血生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工作需求中立足并寻求新的增长点。野川会长如数家珍的介绍了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文化教育科技基地主体构架,包括九层之台——生命与安全基地主体构架;生命与安全科学理念和服务范畴下的系统规划;“吉林省生命与安全科学研究院”研究所、室构架“四机构、三体系、二志愿、一模式”构建,解读了2014-2015年重点发展规划。从完善基地发展机构整体布局、学会+基地运行组织管理新规执行、“社会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建设攻略、培训性科研活动分类开展、自主产品的开发经销运营、网融媒体平台升级利用、学会分支+研究院+书院主题文化沙龙、全国性学术组织和重要活动的积极参与等方面,布置学会2024年9大工作要点。同时,野川会长诚恳的向与会人员征集基于“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文化教育科技基地运营系统”之下七大系统所组成的“吉林省生命与安全优质资源开发应用协作系统”在2024年度工作要点的意见及建议。

02
“六个问题”

宋鑫磊常务副会长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学会资源统筹开发和2024年重点运营。围绕“六个问题”展开战略分析,为专委会如何用好学会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参考意见。第一问“在哪里”强调了学会当前的生存现状。第二问 “有什么”提示了专委会要充分利用学会的平台与资源。第三问“要去哪里”展望了学会的大未来。随后的“为什么去”与“如何去”深入剖析了学会的发展动机与策略。最后的“和谁去”则强调了在“一三三九” 策略工程基础之上,合作与团队的重要性。

宋会长重申2024年各专委会应以主人翁的态度重新定位自身在学会中的角色,用好学会+基地的平台资源和系统优势为“术”,助力自我成长;当力量积累,转而以这份力量帮助他人,则是“道”的体现。运用“术”强化自身,以“道”助力他人,从自我强化到社会价值,将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的宗旨从“倡扬自身生命之美,抵御自身生命之危”,上升到“倡扬社会生命之美,抵御社会生命之危”的高度之上。

03
“平台”与“赛道”

姜庆博副会长“平台”与“赛道”这两个词作为开端,向大家讲解了志愿服务的系统搭建和项目植入。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生命与安全志愿者工作委员会、邻里互助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拓展了生命与安全志愿服务工作的广度和尝试,明确“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项目作为省志联2024最重大工作部署的启动,为吉林省志愿者网格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组建了14支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支持系统。长春市主城区有523个社区,现有网格长数5300余人,将建成邻里互助志愿服务队伍1600支,主要分为服务型志愿者、专业技能服务型志愿者、监督型志愿者三种类型。学会所组建的14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将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为社区网格长提供精准培训。这一举措将极大提升网格长的工作效能,助力他们更好地承担起基层治理的重任。此举标志着长春市在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也是各专委会有偿输出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机遇。2024年,志愿服务平台成果落地,邻里互助新赛道表现值得期待,希望通过志愿服务的系统搭建和项目植入,能让志愿者更专业,让爱心更有力量!

04
融媒体出版平台

张宏亮副会长首次介绍了既让大家陌生、又是学会核心“武器”的基地宣传媒介平台共建和运营使用。野川会长、宋会长、王文若书记,黄可心、刘宇、张洪亮副会长等曾经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新闻出版人,而书刊及电子读物出版业,也是学会重要的造血机能之一。同时,学会与基地的宣传媒介平台共有出版服务、青缃知本平台、文化赋能等三个部分。出版服务方面,可以为企事业单位、院所以及个人提供图书出版、论文发表方面的服务。青缃知本出版服务平台包括数字出版平台和青缃知本出版服务平台,可提供出版服务、在线销售、在线阅读以及企业宣传。文化赋能,是推进学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之一。作为吉林省等级评估5A学会的一级学术性社会团体,学会“以融聚能、以融赋能”,利用融媒体渠道熔接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工作,逐级建立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社会组织融媒体中心一体化工作运行机制及融合发展的创新载体。同时基于二维码技术,通过为商品包装赋码,将商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介绍、历史背景、相关故事等,连同融媒体平台上近五十多万本文化古集全部集成在内,为商品的品牌增值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成为融媒体平台通过文化赋能品牌高质量成长的另一大亮点。

05
青年夜校

马梦茹副会长“青年夜校”为案例,为大家带来的专业培训具体推进项目落地的工作思路。“夜校”一词由来已久,如今却在年轻人的生活圈子里悄然兴起,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宠,折射了他们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和不断进阶的精神生活需求。是社会对更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追求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终身学习、提升自我的生活理念在当代人心中的深入。马会长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了“青年夜校”这种新型社交场景的兴趣课堂构成、夜校课程类型、夜校运营模式、夜校经营时间以及夜校成本核算。这种可以带动学会22个专业委员会“专”出特色、“专”出水平、“专”出价值、“专”出前景的项目模式,在主打产品的开发及落地带来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意见。

06
项目启动情况

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嘉露从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2024年项目启动情况。首先是“珍生命、悦生活,融合性服务平台的建设”已经完成1.0版本的建设;其次“启动服务体系完善的专委会与志愿服务相融合”已经进入到3个社区1个大学;“建立社会组织联盟形成业务联动”已经与9个业务体系成业务联动正式并行;社区合伙人建模完成开始业务启动。嘉露秘书长在已经完成以及2024年3月份要计入数据的项目内容中,重点解读了平台的功能,目前定位所有服务型产品上平台的全部来源于各个专委会。所有实物产品4月末进入初审,未来将会逐渐进入学会融媒体青缃知本平台进行产品展示及在线销售。志愿服务方面,邻里志愿服务的横向拓宽数以万计服务队的建设,14支以及包括未来更多的专业服务团队的纵向整编,陆续增加到百团服务规模中。服务型产品方面,获得国家开放大学青春期教育师资的培养吉林省独家授权,各专委会提供的服务型产品34项,三省联盟短作品征集项目。嘉露秘书长重点强调人才培养是志愿服务可持续的重要保证,是“十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基石。

07
“五福”理念

会议还专程邀请了副会长金海峰教授在2024年发展的提升、创新、深耕的模式上,提出来指导性建议。金教授站在国家政策的高度,结合《尚书·洪范》中所提到的“五福”传统文化理念,为大家介绍了聚焦银发经济,哪些产业、产品及服务模式能真正解决养老服务业中急难愁盼的问题。金会长认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五福追求,也是智慧养老的经济增长新动力。以经典国学文化为智慧养老产业注入深厚文化内涵,通过科技赋能让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银发经济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金会长提出,志联南溪书院将以生命教育为立意核心,以书院为教育和传播形式、架构传统文化及人文教育推广的基础网络,营建更贴近大众的社会普及平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人文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有效落地。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圆满落幕,2024年也即将开启务实筑梦新篇章。我们将致力于为社会搭建资源共享、互助成长的平台,与大家一道积极倡导“珍生命-悦生活-建家乡”的理念,遵行在催生发展新机遇的旅程中,“找自己-盘资源-共收获”的行动指南,激发个人专业潜能,整合分支机构行业资源,突破生存困境的瓶颈,迎接2024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务实的态度探索创新,催生机遇焕发新生,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