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理校闹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依法治理校闹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依法治理校闹

基层治理要坚持依法治理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6日丨 文章来源:中国长安网  丨 点击:550

法治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引领、规范和保障的作用。要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引导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把经实践检验有效、群众认可的做法固化成规章制度,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

坚持依法为民。治理体系和治理效能最终体现在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建立和完善基层治理相关的法律、规章等制度,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这个原则,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要倾听群众意见,在制定规划、起草规章、作出决策前,要广泛吸收群众意见建议,确保规划、规章、决策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群众需求。要动员群众参与,街道、社区工作力量有限,容易出现管理上的盲区、执行中的短板,通过提高规章制度的知晓率,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扫除管理盲区。要力争做到群众满意,“时代是出卷人、干部是答卷人、群众是阅卷人”,规章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是否到位,关键看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

坚持依法办事。领导干部要强化法制意识,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要坚持遇到问题找法,把法律法规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遵循,尤其是遇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法律法规中找依据找办法,不仅让人信服,还能起到解决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要坚持化解矛盾靠法,基层事务繁多、涉及面广、关系复杂,难免遇到矛盾和冲突,只有多运用法治方式来破解矛盾,做到规则适用一致、尺度把握一致、处理结果一致,才能避免权利任性的问题。要坚持落实工作循法,各项具体工作都遵循法规制度进行,遵法治、守规矩、讲章法,旗帜鲜明反对违法违规行为,敢于较真碰硬、克服人情因素,坚决纠正违背法治精神的工作方式。

坚持治普结合。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只有人民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法律,依法治理才能真正实现。要大力开展全民普法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夯实法治社会的基础。在基层治理中要把宣传、推进和保障《民法典》实施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法律宣讲和法律服务进社区、进小区、进学校、进企业,促进群众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规范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社区居民公约、小区公约,大力宣传表扬发生在居民身边的好人好事和道德模范,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治理秩序。(文/叶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