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园欺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遏制校园欺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遏制校园欺凌

遏制校园暴力是应该依靠法律强制,还是应该依靠教育引导?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23日丨 文章来源:生命与安全教育网  丨 点击:505

笔者认为遏制校园暴力轻者适宜教育,造成严重伤害的主要应该依靠法律强制的方法。

其一,在每一起校园暴力案件中,绝大多数的施暴者都对受害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上,我认为,必须对施暴者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法律上的惩罚,让他们感受到触犯法律是要付出代价的,否则仅仅教育了事,他们的心灵是不会被触动的。或许大部分人认为这对一个青少年(尤其是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来说很残忍,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知错就改的机会。但是,这对受到伤害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受到的伤害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去除,他们的内心已经受到了创伤,心里已经留下了阴影。以后的一辈子,这都可能成为他们内心深处不可揭穿的一块伤疤。或许某一天,他们也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有同自己一样的遭遇。到那时候,自己又该怎样帮助孩子呢?所以对施暴者不处罚,对于受害者是不公平的。这时,法律的存在至少可以成为他们心灵的慰藉,使他们不再担惊受怕。

其二,我认为单单是教育引导不一定可以唤回施暴者的觉悟。或许施暴者只是一时胆怯,其内心深处不一定真正地悔过了。电影《少年的你》中,高中生魏莱一直欺凌弱小。她面对受害者的死亡,没有感到内疚。反而转移了欺凌对象,进而针对受害者的同班同学陈念。直到听闻有人要报警了,内心中也只是害怕复读,害怕父亲不搭理自己。魏莱的心中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去寻求陈念原谅的举动,更是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从这部电影中,我明白了:法律会让施暴者感到畏惧。有了法律的强制性措施,施暴者就会受到惩罚,受害者就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避免再一次的悲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