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property: WP_Error::$name in D:\wwwroot\www.smyaqjy.cn\wp-content\themes\wp_smyaqjy\single-archive.php on line 27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机构称中小学生自杀源于高度应试教育制度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4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187

来源:一财网

从自杀成因来看,压力主导型自杀在中国中小学生的自杀中占绝大多数,包括师生冲突、家庭冲突、学业压力、相约自杀四个主要类别。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王雄13日在京表示,根据搜集到的79例2013年中小学生自杀案例分析,中小学阶段自杀率最高为初中,学生自杀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严重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因不堪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中小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出席2014年《教育蓝皮书》发布会时,王雄介绍,目前,中小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现象。研究发现,中小学阶段男生自杀现象却较为突出,比例高于女生;比照年龄和年级,能够发现从小学6年级开始,自杀率开始攀升,其中初中最高,高中次之。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程平源介绍,从自杀意愿来看,留有遗书的中小学生几乎都表现出对生命和亲情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是当时压力下的瞬间意志力崩溃或一时冲动。

研究人员发现,从时间上来看,中小学生上半年的自杀率高于下半年,其中4至6月份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高峰期;季节固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学期学业的影响更为关键:暑假的2例自杀均与暑假补课有关;另外,“开学日自杀”有3例。

从地点和方式上来看,有的发生在学生家中或所在的小区,有的发生在学校;自杀方式有的为跳楼,有的为服毒;可见大多数中小学生自杀具有突发性,过程短暂。

程平源介绍,从自杀成因来看,压力主导型自杀在中国中小学生的自杀中占绝大多数,包括师生冲突、家庭冲突、学业压力、相约自杀四个主要类别。这类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意志力被耗尽而失控。

研究人员根据意志力损耗的原因分为两类:一类为崩溃之死,由于学习压力自我耗损,导致突发自杀或者蓄谋自杀;一类为羞辱之死,在他人的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下自我耗损到一个极致,以致自杀。由学业压力导致的自杀基本上属于崩溃之死;很多师生冲突导致的自杀案例基本上属于羞辱之死。

“中小学生的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而是高度的学习压力导致的普遍心理崩溃,根本原因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程平源说,如师生冲突类中,在分数指挥棒下,老师被“成绩指标”压迫,导致教师的压力焦虑症,这种压力最终传导至学生,使他们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家庭冲突导致的中小学生自杀案例中,首要因素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去年初,教育部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对各地各校学生负担状况进行不打招呼的检查。2013年8月和9月,教育部两次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被称为史上最严“减负令”的这10条意见,其内容包括阳光入学、均衡编班、切实缩小校际差距、招生不依据任何获奖证书和考级证明、禁止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每天锻炼1小时等。

程平源对记者表示,单一的分数评价只能导致教学注重题海战术、重复训练,不仅普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带来的恶劣后果就是高度的学习压力以及这种压力导致的学生崩溃性自杀。他建议将高度单一的唯分数至上的评价体系改革为以个体能力为核心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