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跳楼事件拷问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缺失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4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397
来源:新华网
题:他们为何轻视生命?——青少年跳楼事件拷问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缺失
成都10岁小学生军军被老师罚写千字检讨后跳楼身亡;海南临高县13岁男孩阿雄因迟到没带书包被班主任扇耳光后从学校三楼跳下,摔成重伤;近日,北京一名初中生小颜在被老师责罚后跳楼身亡……
近期,青少年自杀案件屡屡发生,面对这些青春花蕾的过早凋零,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如今的孩子为何如此不懂珍惜生命?我们的教育又是否有所缺失?
学生跳楼惨剧频发究竟谁之过?
10月30日,成都锦江区一名10岁小男孩军军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罚写千字检讨,军军回家后便从30楼跳楼身亡。
“如果早回家就好了,就不会出这事儿了。”军军的爸爸李先生在电话中忍不住哭泣。“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这句写在语文课本上的遗言,或许反映了孩子内心的挣扎和恐惧。
同月23日,在北京定慧东里小区内,初中生小颜在放学回家后跳楼自杀,当场死亡。据了解,小颜在放学前,曾被老师罚站3个小时。“孩子你快回来啊!妈妈想你……”知道孩子出事后,孩子的母亲拿着孩子生前的书包痛哭流涕。
而不久前,海南省临高县一名13岁的初三男生,因迟到被老师扇耳光后害怕继续被打,情急之下竟然从三楼教室窗户往下跳,结果摔成重伤,至今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阿雄的妈妈陈孟梅说:“我们最担心的是这个伤给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听医生说阿雄此生都不能再负重。”
几起事件虽远隔数千里,情节却出奇相似,都是未成年中小学生在犯错受到老师惩罚后选择跳楼。稚嫩的少年选择跳楼自杀,令家长痛彻心扉,让大众倍感惋惜。这不得不让我们加紧反思: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
学生犯了错,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
自古传道授业者就受人尊重,过去讲究师道尊严,惩戒学生也是家常便饭,甚至还有家长要求老师,如果孩子不听话就“尽管打”。
有专家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与过去大不相同,因而在教学方式上更应与时俱进。而写检讨、罚站、请家长,甚至是动手责打孩子,这样的事情似乎时不时就会出现,对于孩子所犯下的错误,我们的教育方式显得过于简单粗暴。在孩子心智尚不成熟的阶段,更需要老师和家长多从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在教育方式上更加柔和一些,让孩子乐于接受。
阿雄的妈妈陈孟梅说:“我们不反对老师教训不听话的学生,但在责打孩子一个耳光后,不应该继续追打,如果当时周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适可而止,也不会造成如今这样严重的后果。”
成都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老师的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比如在让孩子写检讨的时候,如果能告诉孩子如何写、怎么写,可能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因为一旦这样的悲剧发生,对一个家庭就是致命的打击,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更加谨慎地呵护这些幼小的心灵。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季水河教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绩,更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因材施教。“表面看似乎是青少年过于脆弱,可问题的根源在教育和家庭。老师要学会如何让批评和惩戒既能发挥作用,又不至于伤害到孩子。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同时家长也应该配合学校工作,才能营造出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小小惩罚为何逼得学生放弃生命?
季水河教授说:“一些孩子稍不如意就采取自残、自杀的过激方式来应对挫折,反映出当今孩子心灵的脆弱,这实际是素质教育跟不上智力教育造成的后果。”
换个角度看,如果当真只是因为老师的责罚,就让孩子无法面对,那么,对孩子的挫折教育是时候该加强了。“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心理素质比较差,一点点小困难,就会让小孩子”想不通”。”四川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教师刘欢说,家庭和学校也需要增加挫折教育,增强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从小养成坚强、乐观的心态。同时,一旦发现孩子情绪或者心理上有波动,就要及时寻求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帮助。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底线,教育孩子如何面对挫折。”著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要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的可贵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配合的。“可惜的是,只有每次发生悲剧后,我们才开始反思和讨论这些问题,却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对于舆论对于学校和老师方面的指责,熊丙奇说:“近年来学校里出现的很多学生伤害事件没有得到有效的法律处理,也说明我国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上还做得很不到位。”
熊丙奇强调说:“归根结底,是”依法治校”的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家长和司法机关需要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为未成年人搭建一张强大的安全网络,才能既保障学生的权益,又保证学校规范办学,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