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园欺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遏制校园欺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遏制校园欺凌

【科普】​家长请收藏!儿童心理医生带你深度剖析校园霸凌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14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297

来源:漯河市妇幼保健院

导读: 什么是校园霸凌?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霸凌?

什么原因导致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当下人们都很关注的一个话题。随着孩子进入校园,家长们都很担心孩子-在学校里会受到欺负。其实,大多数孩子在成长阶段都有过被嘲笑和被欺负的经历,例如因为身材瘦小、学习成绩不好或性格害羞等被同伴嘲笑。这种现象在初中时间最为严重,这也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愉快度过青春期就成了关键因素!

什么是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在校园背景下,一群或单个学生用某种负面行动(如打、推、辱骂、嘲笑和造谣等方式),有意地、重复且长期地伤害某个特定学生或一群学生,对对方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的行为。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形式多样,男生更容易遭受肢体霸凌,女生则更容易遭受关系霸凌!主要包括:

肢体霸凌:实施身体伤害,如暴力推搡、拳打脚踢、逼迫下跪等行为;

言语霸凌:如恶意辱骂、嘲讽、起外号等形式;

关系霸凌:通过散播谣言、损毀他人形象、集体排斥等方式孤立排挤他人!

网络霸凌现象成为一种新型霸凌行为:社交网站谣言中伤、威胁,或发布图片或视频伤害他人!

什么原因导致校园霸凌?

1.无法正确调节情绪

孩子的暴力攻击行为是有缘由的,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为了减轻焦虑和愤怒情绪,会采取暴力行为。孩子在积累了一定心理压力后,会作出过激的行为反应,向周围的同伴实施霸凌行为,以缓解自身的情绪压力。

2.同伴模仿行为

通常来说,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霸凌行为。从小学阶段开始,孩子对于同伴交往的需求迅速增加,甚至会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原本可能仅有轻微行为问题的孩子,一旦加入到霸凌团体中,也会去学习甚至实施殴打谩骂等暴力攻击性行为,这也是校园霸凌发生在群体中的原因。还有一些孩子会模仿影视媒体中的暴力打斗场面,实施霸凌行为。

3.不良的家庭环境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行为表现有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采取打骂方式教育的专制型家长或是缺乏温暖互动的冷漠型家长,教育出的孩子有更大可能性参与霸凌事件。

4.个人性格特点

霸凌实施者往往性格较为冲动,脾气暴躁,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缺乏同情心。这类学生通常认为霸凌别人是一种很威风的事情,并将霸凌作为一种获得考师注意和同伴认同的方式。而被霸凌者往往性格软弱、逆来顺受,缺乏一定的社交技能。比如性格孤僻、不合群、朋友少的孩子,或者成绩差、体格矮小、行为古怪的孩子,都可能成为霸凌者挑选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