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校园欺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遏制校园欺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遏制校园欺凌

什么是校园欺凌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427

来源:百度网

导读:

校园欺凌是指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发生在校园内外的一种攻击性行为。本文详述欺凌形式及刑法处罚,提高公众认识,共筑和谐校园。如果需要专业法律建议,可以在法律快车上发起咨询。

一、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

二、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肢体欺凌:表现为推搡、踢打、扇耳光等身体接触性的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往往会造成受害者身体上的伤害。

2.言语欺凌:包括嘲笑、辱骂、威胁等口头攻击,这些行为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可能导致其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3.网络欺凌: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欺凌行为,如网络辱骂、造谣传谣、恶意评论等,这种行为虽然不直接涉及身体接触,但同样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4.财物欺凌:表现为敲诈勒索、抢夺财物等,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受害者的财产权,还可能导致其生活困难和心理压力增大。

此外,校园欺凌还可能表现为孤立、排斥等隐性欺凌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不易被察觉,但同样会对受害者造成深远的影响。

三、《刑法》对欺凌的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涉及校园欺凌的犯罪行为有着明确的处罚规定。特别是针对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作出了详细规定。

1.根据该条款,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处罚。

2.如果犯罪行为导致受害人重伤,则处罚将升级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若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则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惩处。

这些法律规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