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八种校闹,保护在校学生安全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1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318
来源:百度网
校闹这事儿屡禁不止。校闹是啥意思呢?就是学校得罪了学生家长,于是家长们就到学校去闹。闹的理由包括学生在学校受伤学校赔偿不当,学生在学校死亡学校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复。还有一些别的情况,起因多数是个不起眼的小事,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学校和家长都承担不起的后果。学生出事之后,相比于学校,家长的压力更大。如果双方无法进行友好协商,那么家长往往使用的方法就是校闹。拉横幅,校门口静坐,校园墙上破油漆,拿着石头去砸校园的大门,带着去世学生的遗照或者出事学生刚被送入医院的照片在每个教室粘贴,还有高声喧哗哭诉,希望讨一个公道。
说实话,谁看谁都觉得可怜,可不能因为可怜就极端。这并不矛盾,这也并不是恃强凌弱,只照顾学校的利益,不去照顾苦主的感受。有什么诉求可以完全通过上访去完成。有什么诉求,成年人和成年人在一起解决,不要将未成年的、或者还没有进入社会的学生牵扯进来。那样真的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的。
为了写这篇文章,笔者在网络上和网友探讨了这件事,询问了是不是有人经历过这个,经历的感觉如何,有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自己是有深刻印象的。当年在家乡学校读书的时候,曾经遇到过学生的家长来闹事,闹事的理由很充分,那就是因为学校管理不当导致学生意外死亡,而且不止一个。出事的时候我还没考入学校读书,家长来学校闹事的那一年,我已经读高二了。也就是家长从出事开始,一直闹了三四年。那确实是个悲剧,当时还在初中读书的我,从长辈那里听到了市区的高中出事了,花样年纪的哥哥们就这么没了好几个,心中着实悲愤,会难过到流泪,觉得为什么生命如此不公,他们的人生才刚开始啊。
可高二那次遇到的校闹,让笔者心里的有些东西变了。家长们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居然进入了严防死守的寄宿学校。把学生们的遗照拿到教室,在自习课的时间去各个教室轮着哭。很多同学听着家长们在讲台上痛哭流涕,心中也难受,也跟着哭起来了。而老师们见到家长们的这些行为,也不敢当着在校学生的面,使用强制手段制止。生怕他们做出过激行为,在教室的门口站着慢慢劝着。
那一天,学校如同一个灵堂。第二天,学校如同战场。学校大门紧闭,门卫严防死守。那些家长进不来,于是拿着钻头石块砸门,拿着石头从校园的院墙外扔进来,然后隔着校门全是撕心裂肺的叫骂声。很多同学反映,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办,好难受,包括笔者在内。学长们意外去世我们心中难受,可我们当时的年纪真的无法承担这样的校闹。许多同学在两天校闹结束之后,连着做了几天噩梦。多年后当年的同学们聚在一起,谈论起这件事,都表示这辈子都忘不了了,闭上眼睛,就是那些遗照。那么年轻,那么可怜,那么能让人对人生产生绝望。
在网上的调查结果也是如此,因不公而去校闹的家长们是可怜的,出事的孩子也是可怜的,承受校闹的学生也是可怜的。承受过校闹的学生,在走接下来的人生路的时候,每每遇到让人绝望丧气的时候,就难免会想起来曾经早逝的同胞。灰暗的想法会在回忆中发酵,有时候那种想法,想甩都甩不掉。
停止校闹吧,为了孩子。不管是逝去的、出事的孩子,还是无辜的、并没有做错什么事的在校生。问题出来了,校领导该辞职辞职,该赔偿赔偿。协商不好也请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解决。教育部如今已经禁止了八种过分形式的校闹,主要禁止的是对在校师生的伤害。教育部明确了“不闹也赔”,“闹了不赔”的思路,在赔偿问题上一定要杜绝校闹的存在,不然全国各地的学校如果出事,会让在校学生面临二次伤害。本来学生出事其他学生已经很难受留下阴影,如果再进行具有威胁人身安全的校闹,那对无辜的在校师生都是双重打击。
相信在教育部门各项制度的完善下,我们的校园环境能够更加良好,学校的管理者们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堵住各种管理漏洞。为学生们提供一片晴朗的校园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