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大学生喝药自杀,青少年自杀事件为何频频发生?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27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1,068
来源:百度网
2024年7月5日,云南昭通的申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就读于云南昭通学院2021届学前教育系大三年级的女儿小杨(化名),在学校疑似因排练毕业晚会表演与同学发生矛盾后,选择了一条极端的道路,在宾馆内喝下农药自杀,后抢救无效身亡。
在此期间,申女士翻看女儿小杨的手机时发现了一段女儿在宾馆下跪道歉的视频。申女士称,这次在学校与同学的矛盾,她是承受了多大的委屈才会给同学下跪道歉。
近些年,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国内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而在自杀方式的选择上,其中58%的自杀案例为跳楼,20%为服毒。
这一桩桩青少年自杀案例触目惊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本该阳光快乐的青少年选择死亡?南京脑康中医院副院长王华英主任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学习压力大
学业压力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中,父母老师过高的期望会导致孩子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会感到沮丧和无望。
2家庭问题
家庭不稳定、家庭暴力、家庭成员的精神健康问题等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出现轻生行为。
3师生或同学间的矛盾
千万不要小看同学或师生间的矛盾,这很有可能是青少年自杀的隐形凶手。由于青少年还没能完全拥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因此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就很可能去选择错误的解决方法。
4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也可以让儿童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根据数据显示,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校园欺凌事件中被人欺负的受欺凌者,其自杀的风险很高。
5心理疾病
青春期孩子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情绪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其生理状态交织在一起,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自杀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