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丨
联系我们
搜索
主办: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生命与安全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单位简介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
联系我们
重要资讯
工作部署
新闻讯息
学会活动
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典型经验
科研著述
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
国家总体安全育
健康人生
社会组织工作
重要党建活动
社团组织建设
会员管理工作
公益志愿服务
原创生命论丛
专项评价认证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网站首页
单位简介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
联系我们
重要资讯
工作部署
新闻讯息
学会活动
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典型经验
科研著述
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
国家总体安全
健康人生
社会组织工作
重要党建活动
社团组织建设
会员管理工作
公益志愿服务
原创生命论丛
专项评价认证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Previous
Next
重要资讯
学术研究
教育实践
社会组织工作
专项服务
大轮播
小轮播
创新发展平台
单位简介
友情链接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八类行为被明确为“校闹” 将被严厉打击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4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316
来源:映象网
“因为‘校闹’的存在,学校承担了不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导致一些学校不敢正常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甚至不敢正常批评教育学生,干扰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良好教育生态的形成。”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说。
近年来,因学校安全事故等引发的“校闹”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
“目前,学校出现一种现象:体育课把长跑取消了,把适度的对抗性项目取消了,把春游秋游和社会实践取消了,教师也不敢批评学生了,因为担心出事。一旦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或者家长认为学生其他权益遭受损害,往往不能以理性态度、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进行沟通协调,而是以不理智甚至是非法聚众围堵等方式‘闹’学校。”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鹤岗一中校长伍辉说。
学校本应是一片净土,如果“校闹”大行其道,如何让老师自信、安宁地教书育人
?
“《意见》的出台,瞄准了学校和校长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很多切实的举措,基层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此期盼已久。”伍辉说。
《意见》明确了八类“校闹”行为: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
;
侵占、毁损学校房屋、设施设备的
;
在学校设置障碍、贴报喷字、拉挂横幅、燃放鞭炮、播放哀乐、摆放花圈、泼洒污物、断水断电、堵塞大门、围堵办公场所和道路的
;
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停放尸体的
;
以不准离开工作场所等方式非法限制学校教职工、学生人身自由的
;
跟踪、纠缠学校相关负责人,侮辱、恐吓教职工、学生的
;
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学校的
;
其他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或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权益的行为。
涉及“校闹”的犯罪行为,《意见》明确,将被严厉打击。
突出预防为先 坚持联合治理
“这次教育部等五部门通过的《意见》,是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校闹’的一种有益尝试和积极实践。它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理顺了法律关系,依法明确了各方责任
;
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避免自己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
体现客观中立,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原则
;
坚守法律底线,维护法律尊严。”法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说。
邓传淮介绍,此次《意见》共
15
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突出“预防为先”
;
实现“不闹也赔”
;
强调“闹也不赔”
;
做到“坚决打击”
;
坚持“联合治理”。
过去发生“校闹”事件之后,往往是校方和受伤害一方进行直接协商,容易引发对立冲突。此次《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人民调解制度,也就是说人民调解是化解“校闹”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
“这次《意见》有非常独特的一面,就是强调在各方处理‘校闹’事件过程中,必须坚守法律底线,杜绝不顾法律原则花钱买平安。”马怀德说。
《意见》已经印发,下一步关键在落实。
“各地特别是教育部门要用多种方式做好《意见》学习宣传工作,确保在秋季开学前,将《意见》精神和要求传达到各相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
;
我们将制定分工方案,细化各部门责任,同时健全工作协同机制,形成合力
;
将选择若干地方和学校,分别就《意见》中确定的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委员会、学校安全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学校安全区域制度等开展试点
;
我们还将搜集、遴选各地、各校依法处理学校安全问题、处置‘校闹’的具体案件进行汇编
;
适时会同有关部门召开现场会,推广成功经验。”邓传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