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丨
联系我们
搜索
主办: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生命与安全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单位简介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
联系我们
重要资讯
工作部署
新闻讯息
学会活动
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典型经验
科研著述
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
国家总体安全育
健康人生
社会组织工作
重要党建活动
社团组织建设
会员管理工作
公益志愿服务
原创生命论丛
专项评价认证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网站首页
单位简介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
联系我们
重要资讯
工作部署
新闻讯息
学会活动
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典型经验
科研著述
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
国家总体安全
健康人生
社会组织工作
重要党建活动
社团组织建设
会员管理工作
公益志愿服务
原创生命论丛
专项评价认证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Previous
Next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践行教育惩戒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践行教育惩戒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践行教育惩戒
教育惩戒:看见尺度背后的温度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06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246
来源:百度网
2021
年
3
月
1
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正式实施,明确指出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尽管“教鞭”回到教师手里,但如何掌握教育惩戒的尺度,成了中小学教师的一道难题。其实,教育并不避讳惩戒,教育惩戒既要有尺度,更要让学生看得到其后的温度,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回归教育原点:
教育惩戒,归根到底是为了“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惩戒只是促进教育工作正常运行及有序开展的一种手段。“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我很认同儿童教育家孙云晓的这一句话。但是,教育惩戒也要因材施“惩”,惩戒前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心理变化,惩戒后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能抓住错误不放,在其他教育场景中冷言冷语,而是应当科学对待学生犯下的错误,具有同理心地实施教育惩戒,多理解、不苛责。对于受到教育惩戒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格外关注该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在充满爱与关怀的育人环境中,积极引导,合理惩戒,落实育人目标。
把握惩戒尺度:
教育惩戒,做到“小惩大诫”的效果
惩是手段,诫才是目的。在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能混淆“体罚”和“惩戒”。惩戒的前提是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体罚是红线,作为教师不能触碰。教师在教育惩戒时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当下事”论事,不要“翻旧账”,惩而有度,一视同仁,诫方有效。古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教育惩戒中,班主任可以邀请其他任课老师、班级家委会、学生代表等,在班会上共同制定《班级教育惩戒规则》,并在班级中公示,同时提交学校审阅、备案。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下,既能更好地把握惩戒尺度,不至于因为特殊个案“因噎废食”,又能拾起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更好地在学生心中树立教师形象。
看见背后温度:
教育惩戒,让学生在“自觉自愿”中成长
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试错,教育惩戒不能让学生误以为这是对个人的贬损和侮辱,要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良苦用心,把教师的“我要为你好”转变为学生的“老师是为我好”,才能让学生“引以为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达到这个目的,离不开教师平日里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注,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程度、性格特点、家庭环境等情况,让教育惩戒“私人定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第五条:“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对于不一样的学生,教育惩戒的内容也是也可以“因人而异”的。教育惩戒可以加入一些合理的劳动性惩戒,比如对于乱涂乱画公共图书的,可以选择整理图书以及修补图书作为惩戒;对于走廊上追逐打闹的,可以选择做一天课间走廊秩序维护员作为惩戒;对于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可以选择做一天作业质量检查员作为惩戒。这样的教育惩戒可以让学生在正向管教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避免类似行为再次发生。
不忘教育初心,立足育人原点,把握教育惩戒的尺度,让学生看得到背后的温度,才能让教育惩戒站得住,立得稳,用得好,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