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官方网站!
网站首页
丨
联系我们
搜索
主办: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生命与安全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单位简介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
联系我们
重要资讯
工作部署
新闻讯息
学会活动
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典型经验
科研著述
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
国家总体安全育
健康人生
社会组织工作
重要党建活动
社团组织建设
会员管理工作
公益志愿服务
原创生命论丛
专项评价认证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网站首页
单位简介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机构负责人
联系我们
重要资讯
工作部署
新闻讯息
学会活动
学术研究
教育研究
典型经验
科研著述
教育实践
生命教育
国家总体安全
健康人生
社会组织工作
重要党建活动
社团组织建设
会员管理工作
公益志愿服务
原创生命论丛
专项评价认证
专项服务
重要法律法规
遏制校园欺凌
践行教育惩戒
依法治理校闹
防范伤害事故
预防学生自杀
Previous
Next
重要资讯
学术研究
教育实践
社会组织工作
专项服务
大轮播
小轮播
创新发展平台
单位简介
友情链接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家长必读】16类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和急救措施!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3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223
来源:
邢台市信都区妇幼中心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意外事故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越来越多,很多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事故发生后的急救尤为重要。若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往往能直接降低伤害的程度。如何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为此,我们整理了一些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幼儿意外伤害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异物入眼
1.及时按住孩子的双手,防止孩子忍不住伸手揉擦眼睛,同时固定住孩子的头部。
2.将孩子头部倾向受伤眼睛那面,慢慢用汤匙盛干净的凉开水或矿泉水冲洗5分钟。
3.若入眼异物量大且污染重(特别是化学物品),必须争分夺秒地用当时、当地所能找到的最干净水源冲洗30分钟,并及时就医。
2、异物进入鼻腔
1.先教孩子进行如下尝试:用嘴吸一口气,然后紧闭嘴唇,堵住无异物一侧的鼻孔,使劲呼气,将异物从鼻腔呼出。
2.如果异物是纸团、棉花、纱条等柔软带纤维物体,可将圆头镊子从幼儿鼻腔上方轻轻伸入,夹住异物朝下慢慢扯出。(※操作需格外小心)
3.如果异物是纽扣、豆类等圆形物体,可以将曲别针外圈打开,保留内圈回形端,弯曲向下,从鼻腔上方空隙轻轻伸入异物后方,向下轻拨。(※操作需格外小心)
3、扭伤
1.扭伤后应当立即停止活动,注意休息,不要过度活动扭伤的肢体,以免加重损伤。
2.抬高患肢,必要时压迫止血、冰敷处理。
3.包扎 (受伤24小时内忌热敷、按揉肿胀部位,否则加重出血和肿胀,热敷一般在24-48小时内为宜。)
4.必要时就医。
4、误吞玩具零件
1.先确认零件类型,若是尖锐金属物,可以先给孩子喝生鸡蛋清(可将胃中金属物包裹住,防止胃穿刺),然后尽快就医;若是体积不大、圆滑塑料类型,可使其随大便排出(要观察孩子排便,直至确认排出为止)。
2.若零件靠近孩子的咽喉部,可将手指伸进幼儿口腔,按压舌根部,反复刺激咽喉催吐。
3.若孩子误吞玩具堵塞气管,可采用海氏法:用双臂从幼儿身后将其抱住,使其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张开。教师一手握拳,用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幼儿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后、上下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再重复操作,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特别提醒:循环拍背、压胸后异物未排出,意识未恢复,需立即行心肺复苏并及时就医。
5、碰伤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6、昆虫咬伤
一般昆虫咬伤,局部可涂清凉油、氨水或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也可冷敷止痛。蜜蜂螯伤后应先拔除蜂刺,然后涂上
3%氨水或肥皂水。如局部组织红肿明显,疼痛剧烈,或者受伤儿全身情况不佳,立即送医院治疗。
7、被异物卡住喉咙
1.可剥取橙皮,切成较小的块状,让孩子含着慢慢咽下。
2.细小鱼刺卡住喉咙时,教师可取维生素C1让孩子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会被软化。
8、鼻子出血
1.让孩子头略低,张口呼吸,捏住鼻翼,一般压迫5~10分钟可止血。前额、鼻部用湿毛巾冷敷。
2.如用出血量大,可用脱脂棉卷成如鼻孔粗细的条状,向鼻腔填充,填压要紧。若有麻黄素滴鼻液,可把药洒在棉卷上,止血效果会更好。
3.注意:鼻出血时,不要让孩子仰头或仰卧,否则会使鼻内血液向后流至口咽部。若鼻孔流出的血已不多,但孩子有频繁的吞咽动作,一定要让他把“口水”吐出来,若吐出的为鲜血,说明仍在出血,要及时送院处理。
9、晕厥
1.晕厥发生前,多有头晕、恶心、眼前发黑等症状,然后面色苍白、出冷汗,教师应先把孩子放到平坦、较宽敞的地方,使其头偏向一侧,同时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
2.如果孩子没有醒,可用拇指掐压孩子的人中穴,同时取一筷子,外包一层清洁纱布,横插在孩子口中,防止孩子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窒息(如果来不及,可以用手指代替)。但如果孩子已咬紧牙关,则不宜强行敲开。
3.及时清除孩子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引起窒息。
4.如果发现孩子精神不好要及时测体温,若有发热要采取降温措施。可取一条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孩子额头,5~10分钟换一次。
10、休克
1.幼儿突然休克,不要多搬动,要让患儿平卧,解开其衣服。患儿周围空气要保持流通,环境要保持安静。
2.脸色苍白的幼儿,卧时应把头放低,注意保暖,让孩子服一些温糖开水或淡盐水。
3.可用手指甲压嘴唇人中穴使孩子苏醒,抢救的同时将患儿送到医院急救。
11、骨折
1.如果孩子无法呼吸、咳嗽或说话,应立即让他侧卧,检查孩子的口腔及咽喉部,如果发现有异物阻塞气道,可试着将手指伸及异物处将异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前,尽量安抚孩子的情绪,避免出现q大幅度动作造成二次伤害。
2.若发现流血不止,应立即止血,并固定好孩子的受伤部位;如受伤处严重肿胀,切不可固定过紧。
3.如果孩子颈部受伤,要让孩子仰卧,并在其颈部两侧垫一些卷成一定厚度的软质材料,如衣服、毛巾,以稳定颈部的原有状态。
4.如果孩子从滑梯摔下,在呼吸或咳嗽时感到胸腹部位疼痛难忍,则有可能是肋骨处骨折,此时要随时观察他的呼吸状况,并及时送院。
5.若是脊椎骨折,切不可平抱或挪动孩子,应由两名以上的教师/家长用手平抬至担架上。
12、烧伤
1.首先要帮孩子镇静止痛,防止孩子休克昏迷。暴露幼儿受伤部位,将烧伤处浸泡于碱水内,数分钟即可止痛,且有消肿、防止起泡的作用。
2.随后可在孩子的烧伤处涂一些麻油、凡士林等。
3.将孩子烧伤部位浸泡在食盐水中,也有止痛消肿的作用。
4.可将生鸡蛋或蜂蜜,或两样混合调匀涂在幼儿的烧伤处,也能止痛消肿。
5.可在幼儿烧伤红肿处涂酱油或肥皂液,酱油可以止痛,但不能有效防止起泡,肥皂液有清化的作用。
6.烧伤的孩子口渴时,教师应让其引用盐水,以免虚脱。
7.若是小面积表层烧伤,没有起水泡,应迅速用清洁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孩子伤处,以降低他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温度。
8.若被烧伤部位已经起水泡,切不可用水冲,也不可把水泡挑破。
9.若烧伤处有衣物粘连,切不可撕拉衣物,可用剪刀剪去孩子烧伤处周围的衣物,并及时用冰袋降温。
10.不要在烧伤处涂红药水等有色药物,以免影响医生对烧伤面积和深度的估计。
11.可用纱布或干净的衣服覆盖住孩子烧伤处,以防止创面感染。
13、烫伤
1.冲: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降低受伤部位的温度,以免热伤害继续深入。
2.脱:在水中小心的脱去覆盖在烫伤处的衣物,以免身上衣物和伤口粘连。
3.泡:持续在冷水中浸泡烫伤部位30分钟,无法浸泡的部位可用毛巾湿敷。
4.盖:在创面涂抹烫伤药膏,盖上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
5.送:立即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为避免创面感染,可盖上一层干净衣物。
有几个忌讳:不要乱涂东西。尤其是牙膏,黄油,菜油,芦荟胶之类的
“偏方”。不要把水泡弄破,道理跟包保鲜膜一样,预防空气中细菌进入导致皮肤感染。如果烧伤,比如衣服粘在皮肤上!不要撕掉,请让医生处理。
14、脖子勒伤
1.若幼儿脖子上被勒出血印,应用碘酒对伤处进行消毒,或把保护性的植物油或医院配的油膏涂抹到幼儿脖子上,再撒点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
2.如果幼儿脖子受伤部位肿起来,可用冰敷的方式消肿,切记不要用万金油和风油精等揉搓受伤部位,以免皮肤内层血管破裂。
3.如果出现伤口,要先帮孩子止血,用消毒纱布置于伤口上,用手掌或手指施压5~10分钟,最好不要用药品止血。止血后可用碘酒消毒。
15、食物或药物中毒
发现孩子误服,立即催吐,若为腐蚀性酸碱物质,则不宜催吐,尽快服用牛奶、蛋清或豆浆,立即送往医院,并带上误服的药物包装,说明书等。
16、高处坠落
1.要保持冷静,若发现幼儿落地接触硬质杂物,千万不可将幼儿抱住或抱起,避免造成受伤部位骨骼错位。
2.幼儿如果从高空坠落,其口、鼻均有血流出,处于昏迷状态,应立即将幼儿头部轻轻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口腔中的血丝等杂物,避免幼儿窒息。
3.去除幼儿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4.若幼儿的头部伤势较重且出血量较多,可用干净手帕轻轻按住伤口,止血包扎。如果头部有其他溢出物,切记不可随便乱动,尽量保持原状,并立即送幼儿前往医院。
5.幼儿若没有较大或较明显的外伤,为防止其他意外,可将幼儿安置成复原卧位再拨打急救电话。
6.若幼儿肩胛骨被摔伤,出现发青、肿胀等症状,不可给其揉搓,应冷敷,并送往医院。
切记
上述急救方法需要依靠老师和家长对具体情况的判断和检查,最好有保健医在场,及时送院就医,避免耽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