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property: WP_Error::$name in D:\wwwroot\www.smyaqjy.cn\wp-content\themes\wp_smyaqjy\single-archive.php on line 27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专项服务

如何开展事故事件调查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15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302

来源:知乎网

在工厂中,我们时常会发生一些事故或事件,发生事故事件后,第一时间我们是按照我们的应急流程开展应急处理,那么在事故事件处理完成后,我们就需要针对事故事件,开展对应的调查。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如何开展事故事件的处理。

1.事故发生时的措施

1)事故事件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在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或引发次生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并先行垫付医疗费用。

2)事故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同时向EHS相关部门报告。

3)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如发生重伤及以上事故,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4)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调查组穿戴合适防护用品,确认事故现场。

5)当同类事故可能在其他区域/设备发生,或事故可能升级扩大并发生二次事故时,由事故发生部门、EHS相关部门共同商讨临时紧急措施,并通告其他相关部门立即采取预防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6)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原始资料收集

1.事故事件发生后,EHS相关部门依据《事故事件确认单》进行现场原始资料收集。

2.事故事件发生部门应积极配合资料收集工作,确保掌握原始状况。

3.事故事件发生后,发生部门应于1小时内向EHS相关部门提交事故事件简报,并对简报内容真实性负责。

4.事故事件简报应包括:事故事件基本信息,如事故部门、事故类别、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设备、事故人员信息、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事件简要经过及影响;初步原因分析;临时措施。

3.组建事故事件调查组

1)未遂事件由事件发生部门进行调查,分析事件原因,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EHS相关部门负责审核事件调查情况,并监督整改措施落实。

2)事故发生后,EHS相关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EHS部门领导担任组长。重大事故发生后,公司安委会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总经理担任组长。

3)事故调查组包括:事故发生部门、EHS相关部门、人力资源部、工会、其他相关部门的领导,及设备厂商等。

4)调查过程中,可根据需求,邀请相关部门参与调查,相关部门必须积极配合。

5)员工有权利及义务参与事故事件调查组中。

4.完成事故调查报告

1)事故调查组应于事故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事故调查,并完成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告。

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

事故基本信息,如事故部门、事故类别、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设备、事故人员信息等;事故经过及影响;原因分析,包含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性质等内容分析;整改及防范措施,须有临时措施、永久措施、管理制度等各项措施的实施方案及日期;处理意见。

3)事故调查组需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向公司决策层(安委会)汇报事故调查结果,并提出事故处理意见,由决策层(安委会)审议。

5.整改措施落实

1)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报告中制定“改善和预防措施”。“改善和预防措施”可参考以下方面制定,经安委会审议后立即执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修改应急预案;增加或修改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相关制度;增加或修改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制度;强化承包商的环境安全卫生管理;修改工艺流程并实施安全评估;加强检查及维修保养;张贴警告标示;其它。

2)整改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全部整改措施后,向事故调查组提交整改结果。事故调查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确认。整改责任部门编制事故整改报告,提交决策层(安委会)审议。

以上就是针对事故事件的一些基本的调查措施,这里说的事件,也可包括一些未遂事件,我们都听过海因里希法则(1:29:300),对未遂事件的有效控制,也可以降低严重事故发生的概率。

但是在很多企业,一些未遂事件和未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是很少有记录的。但是个人看法是,未遂事件和未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也应该进行统计和上报,一个事件可能无法看出问题所在,但是汇总一年的未遂事件,就有可能看出该企业在某些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了,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填补这个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