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教育研究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教育研究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侧记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9日丨 文章来源:  丨 点击:41

星火燎原处 弦歌奏凯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侧记

2025-02-26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收藏

  2月25日的北京,春寒料峭,教育部礼堂里却暖意融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正式拉开帷幕。

  苏东林、叶枫、蔡小雄、李龙梅、农加贵、周树强、周荣方等七位来自不同教育领域的楷模,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扎根讲台、奉献育人的动人故事,为现场全体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场直抵心灵的精神洗礼。

  立大志向 做奋斗者

  苏东林院士为学生们讲解装备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排在教育家精神内涵的首位,是从政治站位上,对广大教师心系“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出的首要要求。

  攻关键技术,研重大装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回忆起三十多年前刚从北航毕业的情景……

  彼时的她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走进北航,三十余年里,她五加二、白加黑,深耕科研与教学,带领团队攻克多项“卡脖子”技术,并始终坚守本科教学一线。她坚信,科研是教学的源泉,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在她的影响下,多名博士生毕业后百分之百分赴国家“主战场”。她说看到学生们取得成就,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医者师魂 服务人民

  在上海市中心,有一条幽静的小马路。八十年前,一位大学毕业生从这里走进瑞金医院,从实习医生做起,将这短短几百米,来来回回走了将近一个世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教授、主治医师叶枫这样讲述着他的同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

  七十多年的潜心钻研,一生治一病。王振义和团队创造性提出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得白血病患五年生存率从10%提高到了95%。该成果是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之一,为世界医学贡献了中国方案。然而,王振义手握“救命药”,却放弃了奖金和专利。

  百岁人生,淡泊名利;师魂坦荡,知足常乐。这是王振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生动写照。

  燃起心灯 照亮繁星

  蔡小雄和学生在一起。

  在浙江省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蔡小雄看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当上校长后的他搬进了学校的男生宿舍,是校长,更是孩子们的守夜人,有他在,家长便安心。

  作为教育部“组团式”帮扶专家委员会委员,蔡小雄为浙江省内景宁中学等十余所学校和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定西甘孜州康定二中、阿坝州五个县中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创办了第一所海外全日制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杭州二中迪拜中国学校。

  蔡小雄认为,教育者的使命从来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播撒火种、启智润心。一点星火的温度或许渺小,但它能点燃光源,在绝望中生出希望。

  教育之光 照亮盲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让残疾儿童被爱照亮,则需要付出更多的爱。

  重庆市南岸区融合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龙梅,扎根特殊教育24年,以培养盲孩子“挺起胸膛朝前走,以心为眼看世界”为使命,组建扬帆管乐团,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演奏会歌,跳绳队在两届全国残运会上摘得7块金牌,啦啦操队获得世界锦标赛亚军……她说,教育家精神赋予了我们坚定的信念。每一个孩子无论多么特殊,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无穷的潜力。

  她让看不见世界的盲孩子被世界看见,拥抱更有尊严的生活。

  坚守初心 独守大山

  从饱受歧视的“那个村”到如今的“落松地村”,从“非常害怕”到“要留下来”,从“无人理解”到“全面振兴”,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用一整个青春为当地孩子们打开了认知外界的大门,陪伴孩子们走出大山。

  扎根大山39年,校舍从无到有,学生由少到多,唯独农加贵,既是老师,也是保姆、炊事员,始终坚守着大山和他的初心。

  农加贵以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与村民们风雨同舟,一同克服困难,帮助村子走上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

  匠心逐梦 航空报国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周树强,儿时便喜欢制作各种奇奇怪怪造型的小飞机。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了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留校成了一名教师。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精益求精是他的追求,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他的态度。扎根职业教育17年,周树强获得全国技能大赛教师组冠军,先后15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其中9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他带领团队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超5000万元。他以实际行动回应着儿时的梦想。

  周树强说,掌握技能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从“精”到“优”,他将继续以匠心铸就国之重器。

  播种信仰 收获感动

  “在想到与得到之间还有一个做到。”

  “人生不能复制,但力量可以传承。”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学生们正在从仰望一束光到成为一束光。而我们也正在从成为一束光到成为一束强光。”

  …………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荣方,饱含激情地述说着多年来对思政教育的感悟。思政课该怎么讲、讲什么是她初登讲台时的疑惑,一次偶然的课堂讨论,让她找到了方向——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信仰的播种。

  在周荣方看来,思政课不应局限于教室的一方小天地,而应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面对学生的诸多疑惑,她发现,把这些问题放在“行走”中,让思政小课堂不仅从社会大课堂中汲取力量,还能赋予社会力量。她坚持以“行走的思政课”探索教学创新,首创“联动教学法”,积极联动各方教学资源,用一个个鲜活的奋斗故事触动青年的心。2021年,她讲述“焦裕禄精神”短视频全网点击量突破34亿。

  汲取社会的养分,让信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便是周荣芳在躬耕教坛中的笃行与同行。

  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首场报告会圆满结束,七位优秀教师代表了无数教育工作者,他们用坚守与奉献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用行动与信念谱写了新时代教育强国的壮丽篇章,他们的故事犹如璀璨星火,点燃了学生的心灯。星火必将燎原,弦歌必将奏响更加辉煌的凯歌!(“学习强国”记者李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