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吉林省生命与安全教育学会 > 典型经验

思政课要善于以“理”服人

发布日期:2023年06月20日丨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  丨 点击:99

 

思政课从根本上说,是从政治上引导人的思想,给人的思想赋予政治性,将政治性贯注思想性,实现“思政合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思政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思想引导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启之以道、晓之以理。因此在讲思政课时,必须善于讲“理”。思政课有理才会有力,有力才会有利,才能让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说得有理”“讲得在理”,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要善于靠真理征服人。真理最有力度,能够在信仰上征服人的内心。真理往往是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具有无穷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进而得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结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不是在信念上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所征服,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朱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救国真理后,不惜远渡重洋,辗转欧洲找寻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今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和创新团队,建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阐释好,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要善于以正理震服人。正理最有硬度,能够在精神上震服人。正如阳光是细菌的天敌一样,正理是歪理的克星。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身处冰天雪地,几天没有吃饭,脸上、手上、脚上都是冻疮。告密者赵廷喜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回答:“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今天之所以还能有中国,就是因为有杨靖宇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仍然用他们的灵魂和脊梁支撑着国家和民族。因此,我们在讲思政课时,要堂堂正正地讲好大道理,大大方方地唱响正气歌,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让那些唱衰我们党和国家的歪理邪说没有市场,让那些抹黑我们领袖和英模的歪风邪气没有立足之地,让广大青年学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善于用哲理折服人。哲理最有深度,能够在心灵上折服人。表达同样的思想,如果用带有一定哲理的语言讲出来,会让思想更加深刻,让语言更有灵气,往往令人深思深悟,常常让人回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就善于讲哲理。在收录于《之江新语》的文章《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中,总书记写道:“‘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朴实的话语、深刻的哲理让无数党员干部深思、反省和回味。要让所讲的话具有深刻的哲理,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善于思考。只有细心观察,才能从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发现哲理,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总结出启迪心灵、净化灵魂、升华精神的深刻哲理。

要善于借情理信服人。情理最有温度,能够在情感上使人信服。所谓的信服,就是先让人信任,再让人佩服,这个过程是情感的过程。《孟子字义疏证》有云:“理者,存乎欲者也。”“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强调情和理是有机统一的,主张融情于理、寓理于情,使讲的道理带有感情、丰富的感情蕴含道理。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是有情感依赖路径和惯性的,这种情感依赖路径和惯性往往表现在“先信任一个人,然后才相信这个人讲的话”。如果学生对一个人比较反感,哪怕他讲的话无比正确,也很难令学生信服。因此,在讲思政课时,不仅要言之有理,还应言之有情,做到通情达理、情理交融、合情合理、入情入理,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建立信任感。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寓情于理,处处以人为本,时时从人的需要出发,把握人的一般心理规律,洞察个体的性格特征,了解特定的情感禁忌,防止讲一些冷冰冰的道理,讲一些不近人情的道理;另一方面,要以理驭情,防止片面迎合工作对象喜好的情况,防止感情用事、没有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作者:袁耿林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20日第9版 版名:大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