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与厚度,但无良阅读会耗散我们的太多时间和精力,使我们不能真正触及阅读的内核。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千万不要被那些所谓的“畅销书”所迷惑,浪费宝贵时间,而应该直奔经典而去。福建省特级教师王木春有一个观点,“书还是老的好”,作家张炜在《看老书》一文中也说:“老书其实也是当家的书,比如中国古典和外国古典、一些名著。我们还记得以前读它们时曾被怎样打动。那时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读老书上。这些书,不夸张地说,是时间留下来的金块。”我认同这样的观点,并有同样的体会和感受。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书,但严格意义上讲,真正值得精读的好书并不多。陈寅恪少年时拜访夏曾佑,夏曾佑说:“你能读外国书真好,我只能读中国书,可是现在都读完了。”“书读完了”,听了这句话,陈寅恪大为惊讶。几十年后,陈寅恪70岁时,却也有了和夏曾佑当年一样的感受:书读完了。人一辈子不过百年,怎么可能把中国的书都读完了?黄侃说过一句“狂言”:“八部书外皆狗屁!”他所说的八部书,据称是《毛诗》《左传》《周礼》《说文解字》《广韵》《史记》《汉书》和《昭明文选》。
如此看来,在先贤们眼中,可以称为“书”的书,也就是中外文化的核心经典,不过有限之数而已。何为精品之作?在今天可以理解为: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李白、杜甫留下那么多优秀的诗篇,过去了一千多年,我们仍在传诵。他们的作品,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时代的高峰。
古人说“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有学问,拿今天来看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实际上古代的五车书并不多,那时候“车”是牛车、马车,而且都是一卷卷的竹简。一卷几千字,一车下来也就十万字以内,所以学富五车是可以做到的,一个人十年二十年下苦功夫,五车书就能拿下来了。杜甫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的一卷不是指现在的一本书,几千个字在古代就是一卷书了,今天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
所以从数量上看,古人读的书不一定比我们现在多,但他们读的是精品,不是精品的很快就被淘汰,凡是留下来的大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淘”出来的好东西。要知道,古代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大师。比如孔子,20岁的时候就成为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司马迁20岁的时候成为汉朝最博学的人;唐朝以后,科举考试普及了,那些考中进士的人,任何一个放到今天似乎都有资格被称为大师……21岁的苏东坡携手19岁的弟弟,同时考中进士。他的“高考”作文到现在还是唐宋八大家的范文。
为什么现在很难再产生大师呢?所以说,我们要回归传统、回归经典。远离了经典,就远离了自省,弱化了审美趣味,麻木了心灵中最本真的部分。阅读中华经典,寻找文化基因,用诗意抵消生活的粗粝,用壮阔开拓思维的闭塞,用精致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这就是经典,让一个人形端表正、内外兼修。
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说:“诗词的作用是什么?不是今天背了,明天一定对我有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未必要背很多,但一定要精。选一二十首作为终身的朋友,是读古诗词的最好方法,将滋养人一生前行。”从严格意义上讲,人生一辈子,必读的经典不是很多,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加起来5万多字,《道德经》《庄子》加起来,总共十几万字。如果大多数人能够把这些经典都读下来,基本就够了。当我们能够以孔子、老子等圣贤的视角看待、审视自然和人生时,就成了一个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正如培根所说:“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作者:潘裕民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29日第9版 版名:读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