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的生命与安全教育观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交融,将有助于在现实教育中构建全新的办学思想、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的人文生命和自然生命协调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创新思维和实践基础。建立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学生之生命与安全理念下的教育创新体系,必将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成长和健康发展,有助于营造安全、健康、优质的生命成长人文环境,积累、磨炼和培养自然生命之健康发展的知识素养与生存能力。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创新建树,重在提炼科学的相关教育实践理论,形成相对完善的教育模式或成功经验,树立可借鉴、可深化、可推广的学校教育典范,进而惠及更大范围的青少年学生。
生命与安全教育的发展创新,贵在能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系统内容、操作方法和实施途径,在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其主要任务即探知以安全教育为贯穿主线的生命教育的多种教育形式,探知生命与健康和安全相关联的生命价值、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 培养学生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与发展技能。同时,善于运用“认知、尊重、珍爱、欣赏、成全、敬畏生命”之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协同家庭、社会全方位开展生命与安全教育的有效渠道,从而促进青少年生命教育同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联动,形成科学交叉、多位一体的教育系统;推动学校相关专项课程设立、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基础工作的全面开展。
通过研究与实验分析,发现学校生命与安全教育教学需要突破的关键点:科学观念缺失、区域措施失衡、教育资源匮乏、适用教材短缺、教师培训不足、长效机制乏力等,以及用实验化可行性研究,探索解决如上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在遵循和采取载体开发先行、基地实验引领、成果验收认证的基本思路与操作模式的同时,开辟全新路径,抓实研究过程、注重特色培植、探索课程建设、发掘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实践活动、结合社会力量、打造区域品牌。
近年来,多地陆续出现的学生安全事故,让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危机,急迫叩击着生命教育的大门。纵观世界当代生命教育的发生与发展, 防止对生命的戕害是各国青少年生命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我国也是如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青少年中频频发生的安全危机、令人扼腕痛惜的惨痛安全事故,使孩子们因缺少生命教育的温暖关爱、缺少护卫生命安全的能力培养,而致其身心健康与安全成长受到极大威胁。追求分数挂帅而对生命关爱、生命品质与人生理想缺少更高追求,对珍爱和护卫生命的冷漠、无知、低能等现象,都警示着目前生命与安全教育必备功能的缺失与低效;某些工作的开展渠道和运行机制的匮乏与不健全, 催生了社会对创新青少年学生守护生命与安全健康能力之急切的疾声呼唤!
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精髓,在于人文生命教育 (重在生命教育) 与自然生命教育 (重在安全教育) 的协调统一和均衡发展。人文生命教育注重精神层面、生命本质与人生价值的培养;自然生命教育注重物质层面、生命本体及生存保护能力的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及其有机融合为生命与安全教育的真谛也在于此。
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活动要着力在两个方面:
一是安全不保,生命质量无从谈起。要在强化课堂人文生命本质与内涵教育的同时,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生命保护与安全健康的科学意识与实际能力。
二是灵魂残损, 生命价值无从体现。要突破以安全表层问题看教育, 倡导在生命成长过程中,人生价值观培养与精神品格的积极塑造。